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招生就业 > 就业信息

就业信息

campus culture

> 招生信息
就业信息
2016年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报告

发布时间:2016-10-31 点击:983

2016年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报告

延津县职业中专

         毕业生就业工作关系到社会的和谐和稳定,关系到学校的办学声誉及可持续发展,关系到毕业生及其家庭的切身利益,为此,延津县职业中专不断加强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并通过校企联合办学,订单式培养,参加就业推介会,考察工业园区新建企业等方式不断拓展毕业生就业渠道。经多方努力,2016年延津县职业中专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达到了97%,就业形势越来越好。但我们也清楚的看到延津县职业中专毕业生就业存在就业质量不高、就业不稳定等问题,现综合分析如下,以供大家参考。

一、总就业人数及就业率

延津县职业中专2016年毕业生共1210人,已就业的学生人数为1170人,一次性就业率为96.69%;未就业学生数为40人,现已全部进行了二次就业。延津县职业中专优势专业如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为100%。

二、存在的主要就业问题

毕业生就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专业对口率低、工资待遇不高、工作不够稳定等方面,具体列举如下:

  1. 专业对口率不高,学非所用的现象比较严重。

中等职业教育主要培养从事生产一线操作或管理技术工作的人员,其就业的最大资本或优势就是专业特长和动手操作能力。但从实际情况看,2014届毕业生中,40%以上的毕业生所从事的岗位与自己所学的专业不对口或基本不对口,只有60%的毕业生工作岗位与自己所学专业对口或基本对口。

  1. 工资等福利待遇不到位。

很多毕业生做的工作与农民工做的工作并无二异,技术含量低,以简单的体力劳动为主。学生平均月工资:省内企业大约为600元至2500元;省外企业大约为1500元至2500元。另外,有部分企业未按照《劳动合同法》规定时间为就业学生及时办理社会保险,有的或拖上半年,有的或拖上一年,有的到最后不了了之毕口不谈,其中以汽车维修毕业生就业维修部最为严重,大多不办理社会保险。

  1. 工作稳定性较差。

一些就业学生尚未满试用期就换了单位,很大一部分就业学生在初次就业企业工作时间不足一年,有的就业学生甚至一年内换了几个就业单位,频繁跳槽。外省就业学生大部分在一年内返回省内,要求学校重新分配就业。

三、主要原因分析

造成毕业生就业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有来自社会环境、政策措施、学校培养和家庭个人等方面的因素。

  1. 社会环境方面的原因。

目前社会上鄙薄职业教育、重视高学历文凭、轻视技术劳动的现象仍比较严重。延津县职业中专学生中有近一半更换工作岗位的毕业生就是由于受待遇低和对个人发展不利等综合因素影响最终选择了离开;同时,仍留在原单位工作的毕业生中,已得到提升或晋级的人员也寥寥无几。

 重学历教育的现实也导致了延津县职业中专的生源素质不断下降,这也直接影响到毕业生的就业质量。2016年延津县职业中专学生的平均入学成绩与普通高中学生相比少则相差158分,多则相差300-450分,综合素质相对较差。

  1. 学校在培养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某些专业的学生比较难对口就业;而另一方面,许多技能型职位却长期空缺,无人问津。这些空缺的职位主要集中在制造类和部分现代服务类行业。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学校教育与市场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存在一定的脱节,学校的课程设置还难以跟上社会对人才要求的新变化,学校教育教学中技能教育质量不高。

  1. 家庭或学生自身方面的原因。

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许多家长和学生自身看不起职业教育或所从事的技术工作。本人课堂调查问卷显示,在“你将来最愿意做什么工作?”的提问中,近75%的学生选择了办公室工作人员,只有15%的学生希望成为工人。另外,目前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其在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遇到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等方面也比较脆弱,一些就业学生就是由于人际关系紧张原因选择了辞职。

  1. 经济环境的原因。

受多种因素影响,今年我省和我国经济发展速度趋缓,经济下行压力明显加大,也给我校毕业生就业带来了较大影响。

四、对策及工作思路

要改变目前延津县职业中专毕业生就业质量不高和就业不稳定的难题,需要政府、社会、学校和家庭的长期共同努力,只有多管齐下、坚持不懈,才能有效改善毕业生就业状况和提高其社会地位,并逐步建立起有利于形成技能型人才成长良好环境的长效机制。

1、努力提高技能型人才的整体社会地位,建立技能加学历的新型培养模式,并形成有利于技能型人才成长的良好社会氛围。其中,建立合理的技能型人才薪酬标准是转变就业观念,提高技能型人才社会地位,以及改变目前用人价值取向的一个根本举措。

2、加快职业教育自身的改革步伐。

2009年7月份,国家新的中等职业学校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费资助政策出台并逐步得到落实及我省农村籍学生免学费政策的实行,对吸引部分优秀初中毕业生接受中等职业教育和解决贫困生的学习问题开了个好头面。

  1. 提高法律意识,依法推荐就业,规范用人单位用工行为。

学校招生与就业指导办公室应逐步完善对拟就业单位的考察、选定工作,加强学校与就业单位之间用工协议的签订工作,依法推荐就业,依法维护就业学生的合法劳动权益,用法律手段规范用人单位的用人行为,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

  1. 指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学生毕业了不知道自己该干啥,把挣钱多少做为谋求职业的唯一标准。一方面严重依赖学校安置工作,一方面又在不断跳槽,这是就业不稳定学生的普遍表现。为了给每个学生设计适合其自身条件的职业生涯,作为班主任、职业指导教师,应帮助学生设计合适的职业目标,开展职业生涯设计咨询活动,稳定其就业的选择。

  1. 加强学生适应能力训练。

学生刚刚离校,大多思想都比较单纯,对如何应对复杂、突变的事物缺少必要的思想准备,加之学生知识面窄、技能不过硬、心理承受能力差、竞争意识淡薄、人际关系紧张等,部分学生无法适应全新的工作、生活,于是选择了逃避。实际上,从某种角度来说,学生在学校学什么专业,学习成绩是否优秀,毕业后第一次就业质量如何,很多时候对学生的就业前途影响并不大,影响大的主要是学校对学生综合素质和适应能力及意识的培养。提高学生生存适应的能力,这是稳定就业的关键。

  1. 创设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精神的教育方式。

目前延津县职业中专毕业生的创业意识还比较淡薄,创业能力不强,更缺少吃苦耐劳的精神。受传统观念影响,大部分学生和家长仍然把就业的希望寄托于学校的分配安置上,习惯于“等、靠、要”的方式,缺乏自我创业、自主就业的意识。

五、发展趋势预测

依照国家给予中等职业教育的优惠政策,不断加大学校自身专业建设,以市场为导向,紧密结合相关企业,走订单式培养模式,坚持做强、做精、做实相关专业,树立专业品牌思维,不断扩大我校社会的良好影响力,中职教育的发展一定能大展宏图,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出力,为中原经济区建设增辉。

 

                                2016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