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年度报告 > 年度报告

年度报告

campus culture

年度报告
延津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2017年度质量报告

发布时间:2018-03-12 点击:733

 根据教育部《关于编制和发布2017年度中等职业学校质量报告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7〕99号)和《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做好2017年度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报告编制和发布工作的通知》(教办职成〔2017〕880号)

文件精神,现将我校2017年度教育质量报告如下:

一、学校基本情况

学校概况

延津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是一所集中等职业教育、实用技术培训与人才输出为一体的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河南省人民政府重点建设的县级职业教育中心、河南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为延津县人民政府直属事业单位,主管部门为延津县教育体育局。创建于1988年,前身为延津县第一职业技术学校,1996年经省教育厅批准为延津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2004年以来,先后整合了延津县高寨高中等六所学校的教育资源,学校办学实力进一步增强,开办资金2114.4万元,占地205亩,建筑面积11.5万平方米,全日制学历教育在校生4146人,教职工391人,开设有计算机应用、服装设计与工艺、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机电技术应用、电子商务、汽车运用与维修、民航服务、机器人应用与维修等专业。

)学生情况

2017年招收新生1402人,全日制在校生达到4146人,2017年毕业生875人,招收新生等分别比2016年增加1.46%、8.99%、24.64%。全部为全日制三年制学生,学生巩固率为92.48%,比2016年提高1.01%,2017年培训规模为975人次,比2016年增加156人。

(三)教师队伍

2017年我校全体教职工为391人,其中专任教师359人,双师型教师131人,兼职教师60人,本科以上331人,硕士9人,高级职称80人,生师比为10.5:1,双师型教师比例为81.4%,兼职教师比例为16.7%,专任教师本科以上学历比例为94.7%,专任教师硕士以上学历比例为2.5%,专任教师高级职称教师比例为22.3%,生师比等分别比2016年增加8.5%、3.17%、0、10.37%、25%、6.7%。

设施设备

2017年学校教学仪器设备总值3129.62万元,实训实习工位数1050个,纸质图书11.52万册,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生均实训实习工位数、生均纸质图书分别比2016年增加1.29%、1.4%、0.69%。

二、学生发展

学生素质

2017年,通过课堂教学、实习实训课、德育课、体育课、下午第四节兴趣课、班会课、两操、军训、升国旗活动、“好习惯”我养成、社会实践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各种文体活动及专业技能比赛,学生的综合素质进一步提高,学习意识、纪律意识、法制意识、公德意识、责任意识、安全意识、大局意识等进一步增强,文化课及格率达97.78%,专业技能合格率达98.15%,体质测评(身高、体重、肺活量、50米跑、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女子800米、男子1000米、引体向上、一分钟仰卧起坐等身体健康指标)综合合格率达94.37%,毕业率达95.64%。

在校体验

 多年来,我校始终认为:一所可持续发展的学校应当是一所探索求知的学园,真正使学生感受到知识的力量;是生动活泼的乐园,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和环境中健康成长;是充满亲情的家园,使学生在家的温馨中体味出人际交往的坦诚与和谐;是美丽的花园,使学生感受到自然的无穷魅力;更是色彩缤纷的文艺百花园,使学生在艺术技能的熏陶中陶冶情操,并从中学会欣赏、提高技能。一年来,我校投入数十万元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对四座教学楼室内进行粉刷、改造两座钢结构房、硬化整修路面和污水管道,新建车工实训室、汽车实训室,购买2000套课桌凳),美化、净化了校园环境,开通了栏目丰富、内容新颖的校园广播站,建设了由教学之星、班主任之星、教研之星、管理之星组成的星光大道,定期更新由百余块黑板组成的、主题统一、内容各异、形式新颖的文化长廊,11、12月举办了第七届校园文化艺术节,理论学习心贴心传授,专业实训手把手指导,社团活动定期举办,法制教育常抓不懈,2017年,我校被评为新乡市依法治校示范校、新乡市安全工作先进单位、新乡市文明校园、新乡市五四红旗团委、延津县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先后获得2016-2017年度教学质量先进奖、延津县教育系统第三届文化艺术节大型节目一等奖、延津县教育系统第三届文化艺术节红歌大合唱一等奖等。通过学生评教、问卷调查、随机抽查、电话询问等方式,我校学生理论学习满意度达96.83%、专业学习满意度达95.46%、实习实训满意度达98.52%、校园文化与社团活动满意度达97.31%、生活满意度达92.15%、校园安全满意度98.89%、毕业生对学校满意度达98.35%。

资助情况

根据国家《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理办法》和《关于扩大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政策范围 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金制度的意见》文件精神,2017年,我校免学费与助学金落实情况如下:

1、免学费。2017春季学期享受免学费3332人,建档立卡78人,受助金额183.26万元;秋季学期享受免学费3668人,建档立卡144人,受助金额201.74万元。2017年享受免学费总人数7000人,总金额385万元,建档立卡总人数222人,享受金额12.21万元,以上资金全部发放到位。

2、助学金。2017春季学期享受助学金371人,建档立卡57人,受助总金额37.1万元;秋季学期享受助学金415人,建档立卡111人,受助总金额41.5万元。2017年享受助学金总人数786人,总金额 78.6万元,建档立卡总人数168人,享受金额16.8万元,以上资金全部发放到位。

3、学校对学生的资助情况

一是根据《延津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贫困生生活救助实施方案》文件精神,2017年,我校对107名学生进行资助,资助总金额18190元;二是对特别困难学生免费就餐。

就业质量

随着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进一步增强。2017年,专业就业率平均97.86%,对口就业率88.86%,初次就业起薪平均1700元,升入高等教育比例43.28%,专业就业率等分别比2016年增加1.26%、4.39%、13.3%、-12.79%。

(四)职业发展

一年来,我校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关于职业教育的各项方针政策,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造就行业技能人才为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1、学习能力。遵循职业教育基本规律和中级技能人才成长规律,使学习活动与职业活动准确对接,积极推进以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内容模块化为核心的教学改革,使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达到企业生产岗位的要求。

2、岗位适应能力。按照工作领域对职业能力的要求确定专业学习领域,制定专业培养方案,使专业建设和课程设置符合经济建设和企业生产的现实需要,为学生顺利就业及职业生涯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3、创新创业能力。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育理念,充分关注学生的兴趣和个人的成长需要,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在教学环节组织和设计方面,努力塑造工作岗位的情景和要求,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较强的安全意识以及文明生产习惯,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

通过课堂教学、校企合作、实习实训、专家讲座、各种活动、技能竞赛、社会实践等渠道,学生学习能力进一步提高,岗位适应能力进一步增强,创新创业能力进一步提升,10余名学生在省市级职业技能大赛、文明风采大赛、素质大赛中获奖,在校园文化艺术节中制作的手工艺品深受师生和家长好评。

三、质量保障措施

(一)专业动态调整

2017年,学校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对接产业转型升级,对个别专业发展方向进行适当调整。

1、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增加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修发展方向。我国在2014年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消费国,未来十年,中国机器人市场至少保持30%以上的高速增长。按国家工信部发展规划,到2020年,我国工业机器人装机量将达到100万台,大约需要20万工业机器人相关应用技术人才。而每年新增工业机器人相关应用从业技术人员需求超过4万人。我校决定在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发展上和深圳市天发教育投资有限公司合作订单培养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修方向学生。

2、和河南东方领航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合作订单培养民航服务专业学生。我国正处于从“民航大国”向民航强国的转变过程中,中国航空运输业在全球的排名已跃升至世界第三位,到2020年,中国航空运输业年均增长速度将保持10%左右。目前我国对空乘专业人才需求接近50万。为了抢占人才培养制高点,我校和河南东方领航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合作订单培养民航服务专业学生。

(二)教育教学改革

1、拓宽公共基础课。为了提高学生综合素养,除开设《语文》、《数学》、《英语》、《德育》、《计算机应用基础》、《体育与健康》等公共基础课外,我校还开设了《职业礼仪》、《普通话教程》、《书法》等课程。

2、专业设置与管理。2017年我校开设了六个专业:服装设计与工艺、计算机应用、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机电技术应用、汽车运用与维修、电子商务。各个专业的设置与建设都严格遵循了《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管理办法》。为了切实加强我校专业建设,使专业更好地对接产业,培养与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紧密结合的实用型人才,各个专业都成立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学校制定了《专业指导委员会章程》,应用先进的专业建设理念,集中专家的智慧和经验,各个专业在专业指导委员的指导下开展专业建设工作。

3、师资队伍。一是通过看视频、听讲座、扶帮结对、以会代训、以考代训、教案作业评比、“兴职杯”作课、技能大比武等全校性的活动和比赛,促进教师业务提升;二是组织教师到省内外职教名校取经学习,组织专业课教师参加国家、省、市骨干教师培训。立体化的培训造就了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4、课程建设。一是通过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开展市场调研,紧紧围绕市场人才需求和用人单位岗位需求,适时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向,形成课程体系建设的动态机制,以完整的实践过程为主线整合专业课程;二是在基本素质能力模块中,将职业道德、体育、礼仪、计算机应用等教育内容纳入课堂活动中,贯穿学生学习生活全过程,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兴趣爱好,实现了学生学习由单一性向多元性的转变;三是在专业技术能力模块中,以“必须、够用、实用”为原则,围绕专业方向开设课程,这些课程贴近学生实际。如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开设了《平面设计》、《CAD》、《数码》,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开设了《机械基础》、《机械制图》等课;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新增了《PLC》、《数控技术》;计算机应用专业新增了《数字视频》、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新增了《焊接》、《家电维修》等课程;四是在实践综合能力模块中,与多家企业建立长久校企合作关系。

5、人才培养模式改革。2017年,我校和多家企业合作,在多个专业推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由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采取灵活的教学形式和时间安排,让学生一部分时间在学校学习基础知识和进行技能训练,另一部分时间学校统一组织学生到企业参加岗位生产实习,形成了学习——实习——再学习——再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特别是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的学生,以企业化运营模式,为一年级新生设计、制作了3000套校服,为延津县及周边县市服装厂来料加工服装;机电专业的学生为学校和企业焊制防盗网、防盗窗,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6、信息化教学。全校所有教室全部安装了多媒体电教设备,75%的课堂教学通过多媒体进行,教师人手一台电脑,备课、批改作业等大多在网上进行。围绕开设专业,以企业技术应用为重点,建设涵盖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的数字化专业教学资源库;按照核心课程群与专业相关课程的内在逻辑关系,建设由优秀数字化媒体素材、优秀教学案例等教学基本素材构成的、可不断扩充的开放式教学支持系统,实现信息化教学资源在专业群内的广泛共享。

 7、实训基地。2017年,我校在原有实训设备的基础上,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增添了普通车床、数控车床、数控铣床等实训设备;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增添了大梁校正、四轮定位、涂装、发动机拆装、新能源汽车实验台等实训设备;电子商务专业完善了电商实训运营考核平台;计算机应用专业新建了两个云机房和一个网络综合布线实训室,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新建CAD机房。

8、教学资源建设。在学校教学资源库原网站建设的基础上,2017年,规范教学资源库建设,认真做好规划,重点抓好信息采集工作、教学资源库的发布和维护工作;进行网络课程建设、素材库建设、教学支撑环境建设,形成资源共享。

9、教材选用。教材选用按照上级文件要求和《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教材目录》,结合我校专业特点选用教材,分层负责、严格把关。由教研组长召开教材选用研讨会,任课教师在会上进行教材研究分析,教研组长上报选用教材,教务处统计把关,为学校选用优质教材进课堂提供了有力保障。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文化基础课和专业课的高考科目,全部选用国家规划教材,同时兼顾各专业课教材开发与建设的实际,多渠道选用专业课教材。凡未经教育部全国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的教学培训书籍一律不作为教材使用,同时引导教师积极开发校本教材。

教师培养培训

强国必强教,强教先强师。作为国家级重点职业中专、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建设学校,学校多措并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一是制订中长期教师可持续发展规划。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人才需求、全县义务教育阶段毕业生数量、学校发展规划制定了教师招聘、培养培训规划;二是加强师风师德教育。引导教师做习总书记提出的“四有”好教师(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三是实施所学和所教对口对接工程。分期分批尽可能让教师在大学里所学专业和工作中所从事学科一致或相近;四是实施蓝青工程。凡是新入职教师,学校都要安排有经验的老教师帮扶一到二年,对新老教师实行捆绑式考核,2017年,62名新老教师结成帮扶对子;五是校本培训教师。通过“兴职杯”作课大赛、优质课评选、观摩课学习、专业大比武、学生最满意的教师评选、星级教师评选、听评课活动、作业教案检查、师德师风培训、教学各环节培训等对教师进行多方位的校本培训。2017年8月份,共评选出20名教学之星、班主任之星、教研之星、管理之星;5月份、12月份分别举行了第十三届、第十四届“兴职杯”作课比赛,5月下旬,我校5节优质课被市职业教研室评为市级优质课,1节优质课获得省优质课二等奖,7节优质课被市成教科评为市级成教优质课,其中3节优质课被推荐为省级成教优质课;六是教师“走出去”。从6月份到12月份,我校组织83名教师到信阳师范学院、河南科技学院、河南工业学校、长沙、武汉、郑州等地高校和企业参加了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培训(信息技术计算机应用专业)、专业带头人和大赛辅导员培训、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培训、移动互联网背景下职业教育培训、中职教育信息管理系统培训、中职学校学籍管理员、2017年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培训、2017年河南省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省级骨干教师培训、2017年度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管理干部培训班及教研员培训班、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企业实践等培训;七是鼓励教师进行网络学习。鼓励教师利用中国职业教育信息资源网、河南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网、校园网教学资源库等网站上的丰富的教学资源,拓宽视野,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八是参加技能竞赛。鼓励教师和班主任积极参加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举办的教师技能和素质大赛,2017年,我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2名教师获得省技能比赛二等奖,2名教师获得市级班主任技能竞赛二等奖,在县总工会举办的“中国梦.劳动美—喜迎党的十九大”诗歌朗诵比赛中,我校张艳芬、李站两位老师,分别取得第一名和第三名的好成绩;九是教师到企业实践。专业教师脱产到企业实践,强化实践技能,提高双师素质,2017年,我校32名专业课老师到企业实践;十是加强科研建设。和省、市职业教研室结合,建立健全教科研体系,2017年,12位教师的省、市级课题成功结项;王彦方等27名教师被评为省、市、县级教学标兵。

规范管理情况

一是建章立制。2017年,我校修订了长达100多页的《延津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管理手册》,里面涵盖了《教师日常行为规范》、《学生一日常规》、《关于教师备课、上课、作业、考试的具体要求》、《教学诸环节检查标准与办法》、《任课教师量化考核方案》、《德育工作实施方案》、《“好习惯伴我行”养成细则》、《学生纪律考评办法》、《社团管理规章制度》、《财物管理制度》、《学生寝室日常行为考核细则》、《实验实习管理办法》、《文明班级标准》、《安全管理制度》、《先进集体评选办法》、《议事规则和决策制度》、《网管办管理制度》等管理办法;二是形成书记全面管理、副校长分管、处室主任、年级主任具体管理的三级管理体系,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谁管理,谁负责,工作任务具体到人;三是每天各处室在校园橱窗公示检查结果,每周一早上晨会进行国旗下讲话,每周四下午校委会例会通报全校一周工作履行情况,每周日晚上各班召开班会,每周各年级、专业组召开工作例会,研讨专业建设,每月公示班级量化结果;四是对教职工个人、班级、教研组、年级、专业等进行量化,评比排队,评比结果作为评优评先、晋级晋职的重要参数。

德育工作情况

1、拓宽德育课领域。学校坚持德育为首,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根据《关于加强和改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意见》、《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一是开齐开足《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哲学与人生》等中职德育课程;二是在文化课、礼仪课、班会课甚至是技能课上都会或多或少穿插德育内容,落实“德育无处不在,育人无时不有”的德育目标;三是把德育社会实践活动纳入教学计划,组织学生参加军训、公益活动、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勤工助学等社会实践活动。同时通过班会、团会、德育课、国旗下讲话、黑板报、手抄报、橱窗、校园网、报栏等方式,针对学生特点,多渠道、分层次、分阶段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教育、生命、生存、生活教育、生态教育、爱心教育、劳动教育、信心教育、养成教育、感恩教育、责任教育、安全教育、校规校纪教育、前途理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法制教育等。

2、建设校园文化。一是环境文化。错落有致的教学楼,鸟语花香的楼前休闲花园,别致、卫生的食宿环境,由一块块黑板组成的、长达百米的文化长廊(黑板报),多种多样的活动设施,楼道、班级布置的催人奋进的格言警句、名人肖像、专业介绍,宣传七彩文化的橱窗,展示各种活动的版面,紧扣时代脉搏的校园广播,健康向上的校园网,介绍优秀教师的星光大道,无时无刻不影响熏陶着全校师生,对人才培养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二是11、12月举办了展示才艺的第七届校园文化艺术节。校园文化艺术节的主题是“多彩校园,放飞梦想”,活动口号是“职专大舞台,有才你就来”,项目有“强健体魄展我风采”广播体操比赛,“点燃激情驰骋赛场”篮球、乒乓球比赛,“感悟真情流露真情”国学经典朗诵、演讲比赛,“传承国粹开拓创新”书法比赛,“练就技能成就梦想”专业技能比赛,“歌唱祖国传承经典”校园歌手比赛,“青春飞扬艺术奔放”文艺表演比赛,“古今中外尽在笔下”绘画比赛,“七彩阳光”摄影、手抄报比赛,“心语心愿”黑板报、贺卡制作、手工艺品制作大赛,“铸就人品感动职专”人物评选,校园文化艺术节闭幕式暨“庆元旦”节目汇演,吸引了全体师生参与,共600余名师生获奖。

3、举办各种活动。一是成立了校园之声广播站,开设了新闻直通车、文学芳草地、悠悠故道情、校园人物周刊、心灵深呼吸、娱乐新时尚、校园活动通告、天气预报、生活小贴士、校园音乐盒等栏目,每天下午定时播出;二是我校志愿者参加了共青团延津县委开展“青春绿动青年林·共建生态新延津”植树活动;三是我校团委协助共青团延津县委在我校举办延津县纪念五四运动98周年暨建团95周年示范性入团仪式,共青团市县领导和全县中学校长、我校学生参加;四是校团委举办了 “不忘初心跟党走  同心共筑中国梦”的主题演讲比赛;五是我校志愿者参加了在河南黄河故道森林公园举行的共青团新乡市委主办,共青团延津县委、延津县环保局联合承办的“绿风尚 健步行”活动;六是我校和城关派出所联合举办了法制进校园暨平安建设宣传活动;七是我校志愿者参与了县文明交通助力城市治理行动启动仪式;八是我校配合县武装部举办了延津县国防教育暨征兵宣传进校园活动;九是共青团延津县委联合县司法局、县法学会在我校共同举办延津县2017年“爱祖国 学法律 创和谐”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大课堂进校园活动;十是我校组织学生观看朱日和训练基地阅兵仪式;十一是每周一早上举行全校师生参加的升旗仪式,并确定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进行国旗下的发言,培养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提高责任意识。十二是学校制定了《德育教育主题班会安排表》,每周一下午第四节各班召开主题班会,并将班会记录交政教处备案,列入班级考核。

各种活动的积极开展,发现并培养了不少学生的兴趣、特长,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党建情况

1、健全党建工作管理体制。我校明确提出“抓队伍先抓党员,抓党员先抓党建”的党建理念。年初召开会议对党建工作目标任务进行分析研究,广泛听取大家对党建工作的意见建议,在吃透上情、摸清下情的基础上,把党建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学校工作大局中去思考、去谋划、去推进,明确了四个党小组党建工作职责,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确保党建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2、推动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一是通过学习贯彻党风廉政建设文件、召开主题班会、组织师生观看廉政图片展等形式,加强廉政教育,培养师生廉洁自律的良好品质,从而奠定终身廉洁做人的品格;二是采取多种途径和形式,组织学校党员干部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关于敢于担当、转变作风、干事创业等讲话精神,深刻领会敢于担当的内涵要求,夯实敢想、敢干、敢当的思想基础,自觉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的要求,在思想上、行动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用党章和党规党纪规范自己的言行,做一名“忠诚、干净、担当”的合格党员。

3、加强党组织建设。认真开展三会一课活动,按时召开党支部党员大会、支委会、党小组会,落实党支部书记、支委会成员讲党课,落实好每月一次的主题党日活动,做到书记带头抓、支委带头学、党员带头用,以支部班子的学习带动学校干部的思想政治学习,使党支部班子成为学习型、务实型、创新型、和谐型的战斗集体。凡属重大问题都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会议决定的原则,由党支部集体讨论,做出决定。

4、发挥政治核心作用。一是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十九大精神,进一步拉高工作标杆,自我加压,加快赶超进程,以“敢转争”实践活动助推学校“教学教改”、“校风校貌整体提升”顺利实施;二是开展“我的中国梦”宣传教育活动;三是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四是实施师德师风建设工程;五是做好党务、校务公开工作。通过校长信箱、延津职专党员工作群、延津职专工作群和微信公众号平台,把评优、评先、评职称、学校工作部署、师生关注问题办理情况等及时进行传达和交流。

四、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开展情况和效果

1、扩大校企合作的广度。2017年,我校与河南东方领航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天发教育投资有限公司、北京华唐集团、河南台达半导体有限公司、新乡太东起重设备厂、坚田电机(昆山)有限公司、昆山康龙电子有限公司、昆山胜方电子有限公司、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东菀涌韵音膜有限公司、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等省内外知名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

2、挖掘校企合作的深度。2017年,我校与河南东方领航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办学,共同开办民航服务专业,订单培养民航服务专业学生;与深圳市天发教育投资有限公司合作办学,共同开办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修专业,订单培养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修专业学生;和北京华唐集团签订电子商务专业校企合作协议,校企双方教师互聘互访,毕业学生直接安排就业。

通过校企合作,教师得到了锻炼,学生学到了技能,一大批学生顶岗实习后直接在校企合作企业就业,招生形势明显好转,社会认可度显著增加。

学生实习情况

根据《教育部等五部门关于印发<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的通知》(教职成〔2016〕3号)文件精神,我校制定了学生实习方案,通过多方考察,确定了8家企业作为实习单位,主动及时向县教体局职教股备案,和实习单位签订了学生实习协议,为学生购买了保险,安排412名学生参加认识实习,304名学生参加跟岗实习,227人参加顶岗实习,86名学生自行选择顶岗实习单位。

集团化办学情况

1、延津县职业教育集团不断壮大。2017年,2家职业技能培训机构、5家企业参与了我校牵头成立的延津县职业教育集团。有效推进了职业学校依托专业办产业、办好产业促专业,促进了职业学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与企业实行“订单式培养”和“零距离对接”,加快了紧缺人才的培养培训,形成了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良性互动,推动了职业学校和企业共同发展,使学校办学和企业经营获得双赢。

2、积极参与新乡市中等职业教育集团有关活动。2017年,在新乡市中等职业教育集团牵头单位新乡市职业教育中心的组织下,一是参加市职教局组织的职教集团各种会议和活动;二是校际之间进行教育教学交流。我校到新乡市职教中心观摩职教集团内学校教师讲授的优质课,新乡市职教中心副主任隋军到我校送课进校;三是校际之间研讨专业建设。我校到新乡市职教中心、长垣县职教中心、河南工业科技学校等学校研讨交流电子商务、机电技术应用、汽车运用与维修、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训基地建设等。

五、社会贡献

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1、加强基本素质培养。开设《礼仪》、《书法》、《计算机基础》、《心理健康》、《职业生涯规划》、《就业与创业指导》等课程,分析就业市场、讲解应聘面试技巧、个人形象设计、就业心态调整、招聘材料制作及职业道德、就业常识、政策和形势教育,培养学生的就业观念和创业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强化专业技能训练。一是严抓专业基础课、技能课,让学生掌握本专业基本技能;二是通过调研,根据企业岗位需要有针对性开设课程;三是通过兴趣课、顶岗实习提高学生动手实操能力。

3、获取双证书。根据国家对技术工种人员实行“双证制”的有关要求,学校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对应专业的技术等级证书考核,考取普通话等级证、计算机操作员证、电焊工证、服装定制工证、维修电工证、家用电器产品维修证、数控车工等与专业相关的技能证书,为顺利就业创造条件。

学校对毕业生工作后的情况调研结果显示,用人单位满意度达96.75%,学生发展前景满意度达86.47%。

社会服务

近年来,高标准规划建设的22.22平方公里的延津县产业集聚区,着力打造产业发展平台,促进产业集群发展,下辖食品工业园和机电电子工业园,入驻的创力新能源公司是全国最大的镍氢扣式电池生产商,拥有国内纽扣电池在保护的所有专利和铁镍电池最多的专利;台冠电子公司生产的贴片式半导体元器件填补了省内空白;台湾慧联电子公司生产的微钻、铣刀产量和规模位居全球第六;雄塑管道是中国塑料管道行业首家五星品牌,我校4个示范专业为上述企业和产业集聚区的有关企业不仅培训了在职员工,而且输送了大批专业技术人才,赢得了企业的一致好评。

对口支援

围绕市场办职教,办好职教为人民。一是帮助县域内外薄弱职业学校进行专业建设。2017年,我校对县无线电技术学校、县第二职业技术学校、县有关乡镇成人技术学校等进行师资培训、实训指导、专业引领等;二是加大对口扶贫力度。一方面实施教育扶贫,对家庭困难学生特别是“四类家庭”学生按照国家规定及时发放助学金;另一方面帮助位邱乡前大柳村的刘松堂等贫困户进行技能脱贫,为贫困家庭购置电脑等技能设备,并上门进行技术服务。

六、举办者履责

经费

1、政策性经费落实情况。一是免学费。2017年我校学生享受免学费总人次7000人,总金额385万元,建档立卡总人数222人,享受金额12.21万元,全部落实到位;二是助学金。2017年我校学生享受助学金总人次786人,总金额 78.6万元,建档立卡总人数168人,享受金额16.8万元,全部落实到位;三是教育费附加。2017年,县财政局拨付我校教育费附加210万元。

2、生均拨款。我校生均经费按每生每年100元标准落实,2017年全日制在校生4146人,拨付生均经费41.46万元。

3、项目投入。2017年,我校电子商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实训基地投入207万元;服装设计与工艺特色专业建设投入40万元、云机房投入50万元;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实训室投入68万元;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车床设备投入66万元;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实训设备投入28万元;计算机应用专业实训室投入22万元;实训室基础设施建设投入55.49万元,项目投入合计536.49万元。

政策措施

多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提出了“大办职教,办大职教”的战略定位,在系列教育中优先发展职业教育。

1、落实办学自主权。2017年,学校进一步落实办学自主权,一是根据调研情况和市场需要,自主开设了民航服务、机器人应用与维修专业;二是根据专业建设需要,通过公开招投标,购置了机电、电商、汽车、计算机、服装等专业实训设备和软件系统;三是和县域内外的8家企业进行校企合作,其中和两家企业签订订单式培养协议;四是自主开设新课程,如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增加电工基础课和电焊课,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增加平面设计和CAD课程,公共基础课增加普通话教程等。通过落实办学自主权,学校发展进一步提速,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

2、出台提升学校办学水平的政策和制度。2015年3月23日,延津县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意见》(延政〔2015〕16号);2017年9月6日,县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印发了《县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批转县教育体育局<关于深化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改革发展的意见(试行)>的通知》(延改发【2017】3号)文件;2017年10月31,延津县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印发延津县教育奖励基金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延政【2017】136号)。

3、建设县职教中心(我校新校区)。我县准备集中全县财力,建设投资6亿元、占地630亩、建筑面积19.5万平方米的职教中心(我校新校区)。目前,正在做招标前的准备工作。

七、特色创新

案例一:提升综合素质 塑造全能型人才

学校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省市级职业技能大赛和素质能力大赛要求,开设硬笔书法、毛笔书法、普通话演讲、国学经典朗诵、Word应用文写作、象棋等12门选修课,由学生自主选择,下午第四节开课,每周一、三、四下午为老师集中辅导时间,周二、周五下午第四节和周末为学生选修课自由支配时间。通过开展选修课,让学生干他们愿意干的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兴趣特长得到挖掘、培养、提高,自尊心、自信心显著增强,学生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明显提升。

案例二:产学研一体化的探索与思考

我校的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是河南省示范专业,师资力量雄厚,实训设备先进。多年来,代表新乡市参加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大赛,连年获奖。从2015年以来,积极探索“产学研”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每年4月份,专业主任召开由专业课教师和二年级学生代表参加的校服制作专题会,进行每年一度的新生校服设计研讨(我校每届学生校服在设计主题、理念不变的情况下在款式、色彩等方面都要进行调整),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所有学生自己设计校服,教师进行指导,经多轮修改、筛选,优中选优选出设计图样依次报校长办公会、校委会例会讨论,制作出的样衣在校园公开展示,以年级为单位讨论选择,对选中的校服设计图样对有关学生和教师进行奖励,学校、专业课教师和学生代表共同研讨购买校服生产材料和生产各环节,以企业模式进行校服生产,对有关教师和学生按流程、计件发放工资。“产学研”一体化的探索,培养了学生的专业水平和动手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养,使学校学习和企业工作实现了无缝对接,辅导教师也获得了企业实践的宝贵经验,专业在社会上也有了一定的知名度。

八、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一)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师资队伍有待提高。具体表现在专任教师数量不够,组织能力强、技术水平高、具有“双师”教师资格、能引领团队持续发展的专业带头人有待进一步培养,在相关行业享有较高声誉的技术专家和能工巧匠组成的兼职教师比较匮乏。

2、实习实训建设落后。实训基地建设整体水平同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要求及行业企业新技术的不断提升要求存在很大差距,不能满足实训为顶岗实习打基础的需要。

3、校企合作有待深入。受观念意识、协调机制、配套措施、资源不对等等诸多因素制约,目前的校企合作还处于低水平、形式主义的状态,校企合作数量少、质量低、时间短、类型单一。

(二)改进的措施和办法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具体做法是:向县编办请示,增加编制数,招聘一批专业课教师特别是双师型教师;采取校本培训、走出去、请进来、到企业实践等方式提高教师双师素质,在学生培养、指导企业生产、产品研发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2、多方筹措资金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具体做法是:争取上级项目资金、地方配套资金、利用各级职教专项资金、学校自筹资金、引进企业捐赠资金或设备。

3、校企深度合作。一是探索“企业文化进校园、企业管理进课堂、生产管理进基地;办学围着产业转、课程围着企业转、技能围着岗位转”的校企合作理念,加强校企双方合作的力度,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二是依照企业岗位要求,及时开展课程和教学改革,开发适应企业工作过程的教材;鼓励学生主动学习,通过顶岗实践锻炼学生思维水平和操作能力;三是主动和企业对接,利用人才和信息资源优势,定期安排师生参与企业技术研究,提高企业的科技实力,吸引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共同培养中职人才;四是创新校企合作模式。积极探索定向培养或订单式培养模式、工学结合或半工半读模式、产教结合模式、合作经营实训基地模式等。